台湾著名建筑学家汉宝德,很遗憾地告诉我们——由于实物和文献的缺失,今天已经无从考证了。
直到秦汉时期,一座叫“上林苑”的皇家园林,起于崇山峻岭之间,中国的园林艺术,才呈现出比较明确的面貌。
上林苑原本是秦始皇时代的建筑,占地面积极广。就连杜牧笔下那座富丽堂皇、偌大无比的阿房宫,也只不过它的一部分,足见其规模之大。
汉武帝刘彻即位后,内修国政,外击匈奴,西汉国力逐渐达到顶峰。这位好大喜功的帝王,一改父祖的清简作风,花费大量人力、物力,重修乃至扩建了上林苑。
汉代的上林苑堪称中国远古园林艺术的典范。
司马相如在他那篇著名的《上林赋》中,这样描绘道——上林苑“丹水更其南,紫渊径其北。始终灞浐,出入泾渭”。
也就是说,灞、浐、泾、渭四水,或流淌于上林苑中,或穿过其间。可见此时上林苑的规模,比起秦始皇时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《上林赋》洋洋洒洒两千余字,极尽铺排之能事,有大量内容都是描写上林苑中的自然山水的。
这座西汉皇家园林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,以及美国黄石公园这样的国家公园,遍布奇山异水,但见飞禽走兽优游其间。
古代的中国,经营园林的观念一产生,“就是以大自然本身为园的”,然后才是选择最动人的景色,进行“人为的创造”。
自上林苑开始,“把大自然中的各种景物和现象纳入有限的范围”,成为中国后世园林观念的基础。
除了包含大量自然景观,上林苑中的人为建筑也有很多——“离宫别馆,弥山跨谷”。
除了宫、馆外,还有连通各处的高廊,中间设有供人歇息的曲阁,白天可一睹“曲虹去来”,夜里还可观“群星流转”。
而建筑所围成的庭院,亦是不少。
它们有很多都坐落于山泉之上,时有激湍涌出,恰似珍珠玉盘落,设计颇为巧妙;那些散落在庭院中的石头,则奇形怪状,美如碧玉,开后世园林石景之先河。
司马相如告诉我们,在上林苑中,这样的建筑和庭院,成百上千,散落各处——且每一处都设有厨房,住着妃子。
大汉天子在狩猎之余,可以随处歇脚,与佳人尽情调笑,享受自己所开创的“汉武盛世”。
上林苑是我国远古园林艺术的一个高潮,奠定了后世园林艺术的某些设计观念。
比如,“园林就是宇宙”的观念。
中国人自古以来,就喜欢将居住环境象征化,影射为一个小宇宙。
如果不了解前后文的关系,司马相如在《上林赋》中所描写的上林苑,很容易会被我们误解为是流淌着长江、黄河的全中国。
这一园林设计观念延续了下去——过了近两千年,到乾隆帝修建圆明园的时候,仍然将“园林就是宇宙”,作为造园的主导观念。
再如,以奇景、异物为主的观念。
司马相如所描写的上林苑,充满多变的自然景观,放养的都是珍禽异兽,种植的都是奇花异草。
所谓“上行下效”,这种追求奇巧的喜好和倾向,构成中国园林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又如,“宫观台阁连通”的观念。
我国统治阶级,自古就喜欢大型建筑。上林苑“离宫别馆,弥山跨谷”,对于好大喜功的帝王来说,是再正常不过的需要。
在绵延起伏的山中,帝王以及嫔妃出游,需要很平稳的道路,前往那些富丽堂皇的建筑物,阁道应运而生。
在中国后世的园林艺术中,亭、台、楼、阁、回廊,供游人观赏园景的观念,便形成于上林苑等秦汉皇家园林。
虽然上林苑与今日园林的景象大为不同,却在园林艺术的基本观念上,为后世奠定了基础,影响不可谓不深远。
中国园林艺术的主要观念,在秦汉时期形成,逐渐普及全国,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,则完全成型。
要了解这一时期的园林,最好的资料,莫过于北魏杨衒之所著的《洛阳伽(qié)蓝记》。
公元494年,孝文帝迁都洛阳,重建了这个因为动乱而沦为一片废墟的古都。
杨衒之在《洛阳伽蓝记》中记载,北魏皇室崇佛,当时的洛阳,有一千多座佛寺——而这里面有很多佛寺,都是由在尔朱荣兵变中被杀的王公贵族的住宅,所改造而成的。
这些住宅中的园林,成为佛寺静修的场所,普通民众可以自由出入与观赏——它们在无形之中,将上流社会的园林艺术,推广到了民间。
在《洛阳伽蓝记》中,有不少记载当时园林风貌的文字,这些园林大致有如下特点:
一是大型建筑一般都有后花园。
“高台芳榭,家家而筑;花林曲池,园园而有。”
二是一般的园林都很雅致。
“花林芳草,偏满阶墀(chí)”,这是中国士大夫所一直追求的理想的居住环境——即建筑要与园林充分结合,尽可能地创造出诗情画意。
三是当时的不少园林还有果园的功能。
很多寺院的园林,都以出产奇珍异果而闻名洛阳。
四是在大型园林中,继承了汉代“人为造景”的原则。
中国园林在那个时代专注于创造人为的自然,堆土成山是常有的事情。比如司空张伦的园林,就有这样的记载:“伦造景阳山,有若自然。”
“人为造景”这一原则,从上林苑这样大的皇家园林,逐渐缩小到官员的园林这样的规模,到了明代,则又缩小到民间后园子那般大小。
五是园林中培植的花木,受到魏晋文人传统的影响。
后世园林时常栽种的植物,除了梅花以外,竹、松、兰、菊等都已出现。
《洛阳伽蓝记》所描绘的中国园林,已经具备了后世园林的大部分特色,也继承了秦汉以来的皇家园林的一些特点。
随着园林规模的缩小,园林艺术也由皇室所独享,而逐渐扩展到官僚阶层。
魏晋南北朝时期,堪称我国园林艺术的转折点。
隋朝虽然一统南北,但国祚甚短,只有三十余年,随后兴起的唐朝,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和富庶的一个朝代。
唐太宗李世民无论文治,还是武功,都不输秦皇汉武,好大喜功的李二哥,也是十分喜好园林建设的。
但李世民一直怀着一种左右为难的心态:
一方面,他脑海里不断闪现出修建离宫别馆的念头;另一方面,他又要顾忌大臣们的劝谏,深怕重蹈隋炀帝因为大兴土木而骤然灭亡的覆辙。
那怎么办呢?李世民只能为自己开脱。
在修建园林时,大唐皇帝特地写了一篇长文,说自己为国多年征战,身心俱疲,有必要找一个好地方,修一个园子,好好休养一下云云。
“养性全生,不独在私在己;怡神祈祷,良以为国为人。”
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!
真到了修园林时,李世民就一点也不客气了——“绝丹青之工,假林泉之势”。
根据宋代《册府元龟》的记载,唐太宗修建园林,是花了不少钱的。
唐高宗李治继位后,开始兴修他老子中途停工的大明宫。当时的“宫”字,常常是宫园的代词——大明宫就是宫殿与园林的复合体。
大明宫分为外、中、内三朝,内朝是皇帝非正式的办公场所,以园林为主。
内朝的中央便是赫赫有名的太液池,被丘陵环绕。李唐皇室就着地势,建造了若干宫殿和园林。
唐代皇帝推崇道教,比如太液池中间的岛屿,名叫蓬莱山;另有“凝霜”“承欢”“碧羽”,等等。
许多宫殿和园林,都带有很浓厚的道教色彩。
除了大明宫,唐代最著名的宫廷园林,当属位于长安城南的芙蓉园和曲江池了。
它们修建于唐玄宗李隆基时期,沿江都是观光的楼台和宫室,极为繁盛。
曲江池是一个弯曲的小湖,遍植荷花,亦修水殿;而芙蓉园则是湖东边的一块高地,尽是花木,还有竹林。
当时的人们,在芙蓉园建造亭台楼阁,既可以俯视曲江池的水景,又可以远眺大明宫和终南山。
这里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皇家园林,无论帝王,还是公卿,抑或百姓,都可以到此游玩,属于皇家与民同乐的地方。
可是好景不长——不久之后,便爆发安史之乱,曲江池和芙蓉园的建筑,被战火焚烧殆尽。
在平定战乱后,皇帝允许高级官员们在这里修建豪宅。有唐一代,曲江池地区的园林,非常众多。
除了皇家园林,民间也热衷于修建园林。
唐朝中央各部的官员,到了盛夏,三天才办一次公,所以很多士大夫,都会选择在长安近郊择地修园。
当时的园林,是权势与财富的象征——“以致樊杜数十里间,泉石占胜,布满川陆”。
唐代的士大夫,对于自然的鉴赏能力,已经非常高超,他们可以结合自然环境,稍作改造,营造一个自己所喜欢的园林环境。
譬如大诗人王维的辋川园。
王维花重金买下整个山谷,作为休闲和侍奉母亲的场所。他配合着自然风景,建造了二十一处园景。
既有深宅大院,又有静堂三间,还有完全开放于自然景色的亭榭和竹园、鹿园、漆园,以及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巨石、瀑布等。
王维很多脍炙千年的诗篇,就是在辋川园创作而成的。
白居易的园子则只种竹——按照现代美学来分析,他这种手法属于运用单一主题创造园林景观。
白居易这样描绘自己的爱园:“吾有第在履道坊,五亩之宅,十亩之园,有水一池,有竹千竿。”
白居易对自己园林中的亭、堂,并没有说明,用明白如话的文字,给人一种极为清爽的感觉。
白居易受陶渊明的影响甚大,喜欢过一种悠然自得的园林生活。
他的《自题小园》中的观点,可以代表当时文人对园林的看法:
“不斗门馆华,不斗林园大……池乃为鱼鉴,林乃为禽栽。何如小园主,拄杖闲即来。亲宾有时会,琴酒连夜开。以此卿自足,不羡大池台。”
而柳宗元是唐代文人中,对园林最感兴趣的。
身为唐朝下级官员的柳宗元,辗转各地为官,每到一处,都会想方设法,寻找景色优美的地方,买地修建园林,以作消遣。
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以后,在当地修建了一座叫“愚园”的园林。
郁郁不得志的他,带着自嘲的口吻这样描绘道:
“愚溪之上,买小丘为愚丘……东为愚堂,其南为愚亭,池之中为愚岛。嘉木异石错置,皆山水之奇者。以余故,咸以愚辱焉。”
柳宗元的愚园,其实是很狭小的,但他非常善于利用自然景物建造园林。
该有的山、水、池、亭、堂、岛都有,富有奇趣,已经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园林的模式。
北宋建立后,洛阳的园林,延续了唐代园林的繁荣。
我们前面曾提到过,洛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,就有修建园林的传统。
到了唐朝,洛阳因贵为东都,吸引很多王室公卿在此修建园林。
而到了北宋,洛阳仍然是中国园林的中心。
像欧阳修、司马光等名臣,在退休后,都会首先考虑在洛阳定居修园,聊度余生。
苏辙曾经这样描绘洛阳园林的盛况:
“洛阳,古帝都。其人习于汉唐衣冠之遗俗,居家治园池、筑台榭、植草木,以为岁时游观之好……一亩之宫,上瞩青山,下听流水,奇花修竹,布列左右;而其贵家巨室,园囿亭观之盛,实甲天下。”
而我们可以从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所著的《洛阳名园记》,一窥当时洛阳园林之盛。
李格非在这本书里,记录了洛阳的十九座园子,它们分布于城内城外,有的完全凭借自然景物造园,有的则巧夺天工,都属于洛阳众多园林中的佼佼者。
根据李格非的记载,洛阳在北宋时,已经开始出现单一主题的园林。
比如单种牡丹的天王院花园,以水竹为主题的大字寺园,以各种花为主题的李氏仁丰园等。它们都专注于将一种主题,经营到极致,可能连一般的亭台楼阁都没有。
而且,洛阳在这时,已经开始产生收敛性的园林观念。
在董氏西园中,有屈曲易迷的园林空间,与汉代“缩小宇宙于园林”的观念一脉相承。
而刘氏园中,有“刘氏小景”——在十余丈的台上,居然“楼横堂列,栏楣周接,木映花承”。
这种布置多种建筑的设计,开创了后代收敛、内敛型园林的先河。
唐代的园林,多为财富和权势的象征,就连喜欢悠然生活的白居易,也不能免俗。
他有时舍自己的园林不游,而专往高官裴度的园子里跑,以加深交情,便于仕途。
而北宋那群既是文人、又是高官的名臣们,则丝毫没有炫耀自己园林的想法。
欧阳修的东园、司马光的独乐园,都是质朴无华的——尤其是后者,规模“卑小”。
一心修身和修史的司马温公,又怎么会在乎园林的华美?真是“园如其人”。
这标志着文人园林风格的确立。
洛阳的园林,雅俗并蓄,既有富贵官宦人家独享的名园,也有老百姓都可以游玩的牡丹园。
即使是司马光的独乐园,亦可供人随意观赏,来者不拒。
“私园公赏”,自北魏洛阳以来,就已形成风气,它是我国园林艺术的一大特色,使园林艺术逐渐普及化。
由此可见,中国的园林艺术,到了北宋时期,发展已经趋于成熟——无论是“豪奢的贵族形式”,还是“简朴的文人风格”,都已确立,为后世园林的发展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我们可以把魏晋南北朝到北宋这九百多年,称为中国园林艺术的“洛阳时代”。
随着宋室南渡,中国的文化和经济中心,转移到了长江三角洲一带——一直到明末的这五百余年,则是中国园林艺术的“江南时代”。
此处的“江南”,指的是狭义上的江南,即苏南地区,而这一地区的中心城市,就是苏州。
苏州虽然不过弹丸之地,但是农业极其发达,是国家赋税的重心。尤其是从元、明开始,苏州所交的税粮已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有余。
所谓“苏湖熟,天下足”,绝非空谈。
由于江南经济高度发达,财富集中到了少数的官僚和地主手里。正是这些人,促进了极其耗财耗力耗时的园林艺术的发展。
早期的江南,由于地处中国文化的边陲,所以其园林建设,基本上是受中原园林的影响,毫无地方特色。
到了南宋,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,江南园林成为了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。
由于江南土地狭小,即便是富贵人家,要想获得一块土地,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。无奈之下,园林只得逐渐缩小为庭园。
江南的园林建造者们,必须要在“有限的面积中,创造园林天地”,这也在无形当中,构成了江南园林的特色。
在小面积中经营园林,有如下几种手法:
第一个手法是以简取胜。
就是运用单一主题,创造文学上的趣味,使园林成为主人表现文人情趣的场所。
比如,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“熙台园”,里面不过老杏三株,牡丹五丛,却反映了个人志趣,展现了士大夫别样情怀。
第二个手法是缩小比例。
“缩小”一直就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。江南很多小面积园林,依然呈现“山池花木之盛,亭台楼阁之美”,只不过缩小了比例,甚至成为一种模型。
王世贞在《游金陵诸园记》中,记载了一座叫“伍氏园”的小型园林,就巧妙运用了“缩小”这种造园手法:
伍氏园藏在南京一个小巷子里,主人挖了一个数十尺的池子,然后在中间盖了个亭子,并在水面筑桥一座,周边则种了些花草树木。
这样的环境,连结着雅致的居住环境,也不乏清幽和乐趣。
第三个手法是以曲折营造意境。
面积太小的园林,未免“一目了然”,缺乏幽深的感觉。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环境,一直为文人雅士所追求。
唯一的方法就是用隔墙——把园子分为若干部分,这是非常考验主人审美观和洞察力的——倘若运用不好,可能会让人进入园林,有如入迷宫之感。
南京有一座“许无射园”,面积虽然非常小,但曲折之致——“入门曲房宛折,至迷出入,转入庙(邻近的萧庙)后,地忽宏敞”,别有一番意境。
洛阳时代的园林,石头不过是点缀之物;而到了江南时代,石头的地位变得突出了。
在江南园林中,石头,尤其是奇石,在文人雅士心目中,代表着山水,进而代表着宇宙,自成一道独特的风景,名传天下。
比如留园的冠云峰和拙政园的太湖石等。
若干奇石,如果有幸落到胸中“大有丘壑”的主人手里,便可以构成一幅“怪石林立”的奇景。
也有人叠石成假山。
元代以后的江南,几乎没有一座园子,是不叠石的,这已经成为一种风尚。
还可以叠石为洞穴。
因为能够产生一种引人入胜的神秘感;而且人可以像个仙人一般,隐居其间——满足那些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徘徊的文人的需要。更有甚者,在里面添置家具,以供起坐。
如果说,石头的地位变得突出了的话,那么,水池则成为江南园林的重心。
从南宋开始,水池因为林立怪石,淌有清泉,在园林中逐渐具有独立的观赏价值。
而到了明代,在园子中挖一个大水池,把各个景点统一起来,成为风气,使得水池成为园林重心之所在——这也是江南园林为中国园林艺术发展,所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。
《娄东园林志》记载了一座叫“季氏园”的园林,规模很小,中间是大水池,“中央构亭桥通之”,周围则是轩、楼、台等,栽种着若干牡丹。
由于建筑物和景物不多,这座园子的趣味,全集中到了池子这块,已有今天苏州一带园林的特色。
唐宋时期,由于很多高官都在朝廷忙碌公事,比如唐代的裴度、宋代的司马光,他们都没有多少机会享受自己的裴园和独乐园。
而到了江南时代,园林成为江南文人起居不可或缺之物,不再是生活的点缀。他们可以朝夕在自己的园林生活,甚至办公。
从明朝中期开始,往昔文人的那种理想主义和清高心态,被江南文人追求物欲的风尚所取代,文艺不再是严肃的事业,成为才子们的游戏。
他们流连青楼,追求声色,也使江南园林走下神坛,变得世俗化。
随着明朝的灭亡,中国园林的“江南时代”宣告结束。
随后统治中国的清王朝,是中国园林艺术集大成的时期。
清朝的帝王,入主中原伊始,便专注于皇家园林的建设。他们在园林建设上,规模之大,除了秦皇汉武,无人能出其右。
来自茫茫关外的爱新觉罗氏,显然无法适应北京夏天炎热的气候——他们千方百计寻找地点,修建既可以办公,又便于生活的“离宫园林”。
偌大的紫禁城,实在太过威仪,太过装模作样,给它的主人以非常大的心理压力。
皇帝在日理万机之余,需要寻找一块宝地调剂身心,华美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园林,无疑是统治者的首选。
清朝的皇帝,大部分时间都在皇家园林办公,居住在紫禁城的日子,少之又少——这就是所谓的“在园林中设置朝廷”。
清代的皇家园林,是前宅后园的格局,很像民间的园林,只不过规模大了很多。
康熙皇帝喜欢在承德避暑山庄办公。
这里种满了大树,阴凉清爽,适合长期居住,与威严无比的紫禁城相比,显然更具生活气息。
雍正、乾隆父子,则大力修建和开辟圆明园。
这两位帝王在圆明园居住的时间非常长。圆明园几乎等同于正式宫殿了,所以其正门的规模和格局,与紫禁城相差无几。
而到了清朝晚期,统治者们经常居住在颐和园。
颐和园的正殿叫仁寿殿,相当宏伟,院落内置有山石、树木,降低了严肃的气氛。
清朝皇帝修建园林,规模虽大,但不像秦皇汉武那样,是为了炫耀文治武功,只不过是想实现“过一个普通人生活”的愿望罢了。
有清一代,皇帝们的素养学识都非常高,在生活境界上,多少都有一点文人情怀,经常以诗画自娱。
比如,康熙皇帝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题写的诗篇,以及对每处景点的命名,虽然不乏君王气象的诗句,但基本上和一般的文人感慨,相差无几。
自康熙以来的清代帝王,无不受到江南文化的强烈影响——尤其是乾隆皇帝,对江南文化,达到痴迷的程度,数次下江南,遍访名园。
江南的那些官僚士绅,为了讨皇帝欢心,满足他的愿望,会将大量人力和物力,投入到园林,又促进了江南园林的发展。
康、乾二帝,数次下江南,对清朝皇家园林的发展影响非常大。
乾隆不仅大量吸收江南造园的手法,模拟或再现江南园林的山水,甚至把江南的市集也“搬”到了皇家园林。
清朝皇家园林,通过水域,把一个大的园子,分成若干景点的做法,就是受了江南园林的影响。
清朝皇家园林的另一个特色,就是带有异域色彩——首推圆明园中的西洋庭园。
中国从明末开始,通过与西方教士的接触,逐渐受到西方科学——尤其是天文学,以及艺术的影响。
西方绘画中那种逼真的写实手法,就对宫廷画家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。
乾隆皇帝具有非常高超的艺术鉴赏力,他在流落到宫廷的西方油画当中,看到喷水池的景致,叹为观止。
于是,他命令为清朝皇室服务的法国教士,既精通中文、又懂科技的蒋友文,监督工人,如法炮制。
这位能干无比的教士,花了十三年的时间,终于在乾隆二十五年,也就是1760年,在圆明园内修建了一座可以媲美欧洲巴洛克式建筑,而在风格上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西洋园林。
园内有四组建筑,都是呈左右对称展开,自东向西,分别叫作“谐奇趣”、“方外观”、“海晏堂”和“远瀛观”。
前面有装饰性的阶梯,而阶梯之前,则为喷水池。
只可惜乾隆的子孙后代,太过软弱无能,在一百年后,将北京城拱手让给英法侵略者——圆明园中的这座西洋庭园,和其他园林一样,也免不了被焚毁的命运。
如今只留下残垣断壁,供后人凭吊和遐想。
中国的园林艺术,起于秦汉,兴于唐宋,盛于明清,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,由秦汉时期帝王所独享,逐渐走入“寻常百姓家”,不再是统治者们炫耀文治武功的场所,即可以寄托主人情怀,又可以办公理政,还可以生活自娱,呈现多样化的格局。
中国的园林艺术,是中国人审美观与审美情趣的直接产物,而它们是由中华文化所决定的。
中国园林中的一池一亭,一台一榭,无不浸润着深厚的中国文化,反映着中国人对大自然、对宇宙以及自身的理解。
在园林建设上,西方人素以对称为美,而中国文化则认为对称未免太过浅薄。
中国人在造园时,讲究 “三步一景”、“五步一亭”,与周遭山水,巧妙搭配。
看似无意之举,实则饱含匠心。
要想更好地领略中国园林之美,我们对中国文化,至少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