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的园林艺术十分的注重自然美和建筑美,一方面中国古典艺术充分的利用与创造自然美,几乎所有的园林都有水池、假山、花草、树木等,呈现出一种小桥流水,荷花飘香的自然风光,如苏州的四大古名园之一的拙政园,全园站面积的约60亩,其中水面约占3/5,建筑群多临水面而建,别有情趣。
园中的亭台楼阁大半临水,造型玲珑活泼,游人漫步观赏周围的各种景色,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尽收眼底,另一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非常注重建筑美,注意运用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形式,讲究亭、台、楼、阁、厅、堂、廊、榭,这些建筑往往成为园林中的主要景观,人们在浏览观赏时,时而穿过长廊,时而跨过小桥,时而进入花厅,时而登楼眺望,多方面的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。
然而,中国园林真正的精华正与核心是它的文化美,尤其需要指出的是,中国园林艺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上,因而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,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采用楹联,匾额,刻碑,书画题记等,有的还流传着许多的园林增添色彩的传说或古典,真的可以说是将自然的美景,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三者融为一体,处处使人感受到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气氛,例如,作为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的留园,不仅建筑宏伟,内部装饰陈设古典素朴典雅,还有著名的长廊,廊壁上嵌历代书法家石刻300余方,被称为留园法帖,另一座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的狮子林,嵌有《听雨楼帖》等书条时刻60余方,有四大名家苏轼、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的书法,以及文天祥的《梅花诗》等,尤其引人注目。中国文化强调情景交融,以及抒情,创造诗情画意的意境,古典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着许多实例。
在中国的园林艺术里,也蕴涵了十分丰富的美学思想,正如前面曾介绍过,颐和园采用了借景,分景,隔景等多种艺术手法来创造空间美感,颐和园的借景,是指站在颐和园长廊东头的鱼藻轩,向西眺望,可以望见院外的玉泉山和远处的香山,颐和园本来的面积就已经很大,但造园时有意将院外的风景也借进来,进一步扩大颐和园的观赏视野。
颐和园谐趣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