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段87年前的园林影像
这是1934年金陵大学拍摄的电影《苏州名胜》的片段,彼时画面中的人物在几百年前建造的林泉之地徜徉踱步,但他们或许不会想到,这番良辰美景,在历史叙述中,是如何命运多舛。
建国初期,园林荒芜破败。苏州市政府出台举措,修缮了拙政园、留园、狮子林等一大批经典园林。此后,苏州又迎来了第二批和第三批大规模的园林维修,那些散落各处的园林,得以抖落风尘,重见天日。
这些年,除了熟悉的老手艺,园林中也开始出现新科技的面孔。狮子林的假山风光,在VR技术的捕捉下,被换算和翻译成了数据信息,只需要在指尖,就可以完成对每一个山体的体检。
修复完成的园林,并非只是古董式的存在,这个空间所承载的文化价值,也被款款激活。
丰富又独特的园林解读
美国建筑学者Adam(亚当)在艺圃体会着中西方造园的不同语法。
清华大学《装饰》杂志主持人贾珊以现代空间审美的理念来观察拙政园绣绮亭的尺度。
东南大学教授朱光亚,运用西方近代数学领域中的拓扑学来阐释苏州古典园林的布局。
园林作为一个物质实体,容纳着不同时代,不同文化的人们前来发现和品读。它甚至成为一张中国的外交名片。1980年,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,苏州工匠们建造了第一座海外的苏州古典园林——明轩。
如今,40多年过去,已有50多座苏州园林在海外生根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,它们在不同的土地上同样开着绚烂的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