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桐 ,海桐花属,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6米,嫩枝被褐色柔毛,有皮孔。叶聚生于枝顶,二年生,革质;伞形花序或伞房状伞形花序顶生或近顶生,花白色,有芳香,后变黄色;蒴果圆球形,有棱或呈三角形,直径12毫米;花期3至5月,果熟期9至10月。产于中国江苏南部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等地;朝鲜、日本亦有分布。长江流域、淮河流域广泛分布,园林用的海桐产地如江苏、苏州、张家港等。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6米,嫩枝被褐色柔毛,有皮孔。叶聚生于枝顶,二年生,革质,嫩时上下两面有柔毛,以后变秃净,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4-9厘米,宽1.5-4厘米,上面深绿色,发亮、干后暗晦无光,先端圆形或钝,常微凹入或为微心形,基部窄楔形,侧脉6-8对,在靠近边缘处相结合,有时因侧脉间的支脉较明显而呈多脉状,网脉稍明显,网眼细小,全缘,干后反卷,叶柄长达2厘米。伞形花序或伞房状伞形花序顶生或近顶生,密被黄褐色柔毛,花梗长1-2厘米;苞片披针形,长4-5毫米;小苞片长2-3毫米,均被褐毛。花白色,有芳香,后变黄色;萼片卵形,长3-4毫米,被柔毛;花瓣倒披针形,长1-1.2厘米,离生;雄蕊2型,退化雄蕊的花丝长2-3毫米,花药近于不育;正常雄蕊的花丝长5-6毫米,花药长圆形,长2毫米,黄色;子房长卵形,密被柔毛,侧膜胎座3个,胚珠多数,2列着生于胎座中段。蒴果圆球形,有棱或呈三角形,直径12毫米,多少有毛,子房柄长1-2毫米,3片裂开,果片木质,厚1.5毫米,内侧黄褐色,有光泽,具横格;种子多数,长4毫米,多角形,红色,种柄长约2毫米,有粘液。花期3至5月,果熟期9至10月。分布于长江以南滨海各省,内地多为栽培供观赏;亦见于日本及朝鲜。叶革质,倒卵形,先端圆,簇生于枝顶呈假轮生状,经长期栽培,雄蕊常表现退化而不育,结实率亦低。叶光洁浓密,萌芽力强,耐修剪,易造型,广泛用于灌木球、绿篱及造型树等。根、叶和种子均入药,根能祛风活络、散瘀止痛;叶能解毒、止血;种子能涩肠、固精;也可供观赏;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。[2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