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花木产区“痛”在哪里?如何解困?

 
点击 68回复 0 原帖 2021-10-15 13:45

  

近年来,全国花木市场风云变幻,结构性过剩与短缺相伴而行,产业升级伴随着市场分化,各地花木产业都面临着巨大考验,温江花木同样不能独善其身。在需求升级的当下,温江花木如何保持优势?这亟需从生产供应到销售流通,再到产业融合,各个环节进行调整。


作为温江花木产业的政府主管部门,温江区农业农村局一直在积极思考、探索,引导花木产业转型升级。日前,记者来到成都,对温江区农业农村局调研员杨思忠、产业发展科科长李贵清进行了专访。


最大的“痛”是什么?


记者:这几年,各地花木从业者都在喊“痛”,温江花木产业最大的痛点在哪里?




李贵清:在消费升级的当下,温江花木产业的最大痛点就是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够强。


温江花木产业历史悠久,这里不仅有17万余亩的花木种植面积,而且是连接西南、西北、华中甚至华东花木产业的重要集散中心。花木产业已成为温江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、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、生态本底的坚实支撑,是温江的一张绿色名片。但当前,需求市场不断提档升级,相比江浙等发达地区,温江花木的市场核心竞争力略显不足,产品结构不合理、龙头企业不够强、缺少专业化流通平台、产业跨界融合度不高等问题突出,亟待解决。


记者:产品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哪些方面?


李贵清:产品同质化还比较严重。产品面向市政和房地产工程的多,面向家庭的少。2018年,全区工程苗木种植面积占91.8%,产值仅为总产值的70%;家庭花卉种植面积占8.2%,产值却达总产值的30%。随着产品结构调整,目前花木产品中乔木仍占70%。


主打产品如桂花、银杏和紫薇是全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三个苗木树种,产品的品种、树形、分枝点基本一致,同质化严重。




规模化、设施化不够。单一品种成规模种植的较少,存在一个品种分散种植、不同品种集中种植的现象,致使花木批量销售不易。花木以传统露地种植为主,缺乏设施栽培、基质栽培、配方施肥等科学种植方法,导致产品销售受季节性影响较大。


龙头在哪?


记者:与其他省市相比,温江似乎没有太多的龙头企业。


李贵清:是的,温江的花卉园林龙头企业还不够强。温江花木经营主体多而不大不强,以花农和中小花企为主体,没有花卉园林上市公司,只有三联花木公司曾为全国50强的园林企业,全区花木年销售额还不及一家园林上市企业的年营收额。


与一些先进区域相比,温江的园林企业总部聚集度明显不够。江苏常州夏溪花木市场聚集300多家园林工程企业、近20家园林设计公司、20家劳务中介公司及1600户个体商户,聚集效应非常明显。目前,温江区还没有设计、咨询、竞标、施工、售后等一条龙园林企业总部聚集区。


记者:同是知名花木之乡,温江一直没有一个全国叫得响的花木市场,您怎么看?




李贵清:产业平台缺失是温江花木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。温江缺少专业化的交易流通平台,温江花木库存量大、交易方式落后、交易规模小,以经纪人、马路市场、地摊市场三种初级形态为主。


目前温江主要有天府花城花木交易中心、丁字路花木卖场、寿安镇吴家场社区、团结桥社区、和盛镇场镇花卉市场、花木物流港园艺中心等6个不规范、不完善的初级市场。


花木进出口交易规模小。花木进出口基地一直在建设中,销往国外的总量少、品种少。


记者:在每年举办的花木展会中,温江似乎还没有特别知名的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温江花木的传统品牌影响力会不会慢慢消逝?


李贵清:温江确实缺少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花事会展平台。在中东部地区常年举办广州国际花卉盆栽及花店花园用品展览会、杭州萧山花木节、河南鄢陵中原花博会、山东昌邑北方绿博会、北京(上海)国际花卉展、福建漳州海峡两岸花博会、中国(武汉)苗木交易会、中国·合肥苗交会等会展,极大地提升了产业影响力。


举报收藏 0打赏 0